Wednesday, August 1, 2012

Coming In - 內地生N.D.S.

Project META 紀錄片2 Coming In - 內地生N.D.S. 


每天上學時,身邊總有一些所謂的“Mainland"在你附近,但你有否嘗試主動上前跟他們說話?對於每日在你身邊經過的內地生你究竟了解多少?他們是否真的自我隔離?還是是香港學生的主觀態度拒他人於外?



Sunday, July 15, 2012

溫莎伉儷的方程式



作者: KK@Project META
校對: Eshan & Nicho@Project META

溫莎伉儷(W.E.)712日於本港上映,當日我簡直急不及待自己一個去了油麻地電影中心買了張學生飛結果麥當娜沒有令我失望,兩個小時的電影令我印象難忘。

其實「我是誰」?
其他人看這部戲,可能會比較留意英國在二戰前後的歷史背景。不過我覺得編劇(好似其實都係娜姐)以雙線並行的敘述手法,一邊講一個活在1998年的幸福小女人,另一邊帶出溫莎公爵夫婦的淒美愛情史用意不是單單令一段歷史故事不太「悶」, 而是帶出一條問題-------「我是誰」?

什麼是幸福?
溫莎伉儷的故事源於一個多情的王子殿下-- 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愛德華未登基前,愛上了一個有夫之婦,名叫Wallis Simpson。這個美國女人極盡風韻,而且是個調酒了得的交際名流,兩三下手勢已經迷倒王子殿下。王子殿下當然想娶Wallis為妻,不過英國憲法要求皇室要與英國教會一致,而教會不允許再(除非鰥寡)To make it worse, Wallis已經離過兩次婚,可謂形象插水,國民都覺得呢條女有問題。所以最後愛德華不愛江山愛美人,連國王之位都放棄,寧願要同Wallis長相廝守,甚至甘願付上被皇室流放的代價。

相隔六十年,這個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偏偏牽引著在另一條故事線中Wally Winthrop的命運。從小就受她的母親與外祖母影響迷上溫莎伉儷的故事,說穿其實非常港女,簡單一句conclude就是要嫁給王子。生長於一個這樣的環境,Wally長大後很自然嫁給了一個醫生,生活無憂,受盡萬千姊妹羨慕。可惜的是,Wally老公其實是個大滾友,加上Wally蛋都生唔到隻,婚姻出現危機她開始質疑:為什麼這條幸福公式在她身上行不通呢於是,Wally繼續訴諸權威,沉醉於溫莎伉儷的歷史,希望能夠從黃金公式中找出提示...

但當我們以為只要照足童話故事的發展做,Wally就可以扭轉命運時,麥當娜正正就要告訴你:童話故事不真的很美麗。

Happily ever after?
Wally一邊發掘溫莎伉儷的故事,她發覺世人對Wallis的評價實在太不公平,人人都只知道王子為一個有夫之婦犧牲,但從來沒有人想過,Wallis自己都為這段愛情付上昂貴代價。的確,要一個女人叫老公跟自己離婚,以成全她與王子的一段愛情,就算蠢過唐英年都會知道自己會成為一個千古罪人。因此,Wallis自己亦想過要打退堂鼓,寧願跟老公過回一些平平淡淡的生活,總好過每天給狗仔隊騷擾。而故事發展下去,Wallis雖然最終都嫁給了愛德華,但她被流放的時候其實有很長時間都過得不快樂

故事揭盅, Wallis嫁入豪門,原來是真心為愛情人人都以為嫁給王子等如幸福,忽略背後的opportunity cost, 結果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誤會。

原來是自己捉錯用神
有人可能會解讀電影背後的moral是,嫁給王子不是萬試萬靈的方程式芸芸;但我覺得如果娜姐要宣揚靠男人不如靠自己的feminism,不如拍翻自己好過,需知道她本人都survive到兩次離婚兼有過個酗酒的前夫。反而,我對於這個故事最深刻的體會是做人最重要信自己。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愛德華與Wallis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為了自己所愛,改寫了自己一生的命運,愛德華固然放棄一個男人夢寐以求的權利和地位,但Wallis何嘗不是放棄了一個女人的尊嚴與名譽?他們沒有聽從別人的說話,沒有遵從所謂的""""下決定,於是造就了一段傳頌後世的愛情故事。反而,Wally就誤以為只要跟著溫莎伉儷方程式就能夠得到幸福,誰不知這條方程式的威力在於不要迷信所謂的標準,要勇敢走出自己的路,而不是隨便找個金龜嫁出去囉。你話啦,呢啲仲唔係捉錯用神? 好在,到故事結尾時,Wally都終於看破紅塵,明白自己無需要按照溫莎伉儷的故事走下去,勇敢踏出離婚的一步,真正擁有自己的生命。

講埋呢段
如果要我批評這套電影,我好難再在內容上落手,只可以說兩點:一不同場景轉換太快,雖然有觀眾對意識流情有獨鍾(如小弟),但你一時古代法國一時摩登紐約一時又回到英國然後Wallis一時變成啊婆一時又全裸真的會令觀眾很難適應;二音樂實在太好聽,令人不知道應該聽音樂好還是專心看畫面好。最後提提大家,如果你真的買飛進場欣賞這套電影,拜託不要在播credits時就離場,因為最後播放的電影主題曲"Masterpiece"真的是一首masterpiece,而且勇奪金球獎最佳電影歌曲,如果不整首聽完就實在太浪費了。

Saturday, June 30, 2012

Coming Out - 出櫃


社會對於同性戀,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有人接受朋友是同性戀者但絕不能接受家人是這樣。有人在中學時跟同性的另一半愛得轟轟烈烈,但長大後會回到異性戀關係。有人是同性戀者卻因宗教而扭曲自己,有人更發表同性戀等同吸毒的言論...

其實那些人明白同性戀是什麼的一回事嗎?同性戀者究竟拿出了多少勇氣跟家人和外界說明這回事呢?家人和外界聽到他們的聲音又有何感受?
我們找到六位受訪者來談論自己對於coming out的親身經歷與看法
藉此更深入理解同性戀者的處境和想法。

Project M E T A


我不是你想像中的卓韻芝,我是卓韻芝。



「我不是你想像中的卓韻芝,我是卓韻芝」

「我就是喜歡給我的支持者驚喜,做大家都猜不到的事。我享受用行動證明生命的可能性。」「從少學校就教育我們,不論是裙長又或是頭髮顏色,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但對童年就已經在電台認識不同性格巨星的我,我明白原來其實每個人都不一樣。這對當時還是學生身份的我絕對是一種衝擊。」

她就是如此的跳脫和我行我素,卻又不能不認同她對自己的信心及肯定,不得不佩服她對自己作每一項決定和自我身份的尊重。

「攪亂檔攤」理論

在娛樂圈打滾多年,卓韻芝亦有自己一套「攪亂檔攤」的理論。
「很多時我旨在攪亂檔攤。我知道不是試得多不同東西就代表叻,當然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但我喜歡並享受用盡不同方法去創作。我做任何事也以創作為主,但以不同方式表達出來而不去理會形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那股熱情。可能加上天生反叛的性格吧!我就是不想被困於某一個框框。我一直都抱著求變的心態,並且篤信興趣及熱情。我相信人要去做充滿熱情的事才會成功。而且不單只是想做就做,而是,我覺得熱情的人會不問結果不問成就去投入自發地做。」我想她當棟篤笑藝人抑或是她眼上的兩點,儘管多少人批評或讚嘗也好,對卓韻芝來說,她大概也只需向自己的熱情交代。

讓命運或是際遇去決定身份

卓韻芝用行動證明她是這樣的人。曾身兼電台DJ、編劇、演員、填詞人、導演、作家甚至棟篤笑藝人多個身份,身份對卓韻芝不再是甚麼的規限。
「於我而言,不論是性取向、社會階級、甚至身份,它們都只是用來分類。我認為Identity是跟身的,是流動的,並會隨著年紀、命運或是際遇而改變。人的可能性其實很多,我覺得人不應該被lock死。香港大部分人都是循規蹈矩-我讀書讀這個科目,然後做相關行業,然後結婚生仔。一旦規限了自己,人的可能性會變低。」
循規蹈矩的我們總有覺得自己可以更與眾不同的時候,但大部分的我們都沒有跳出框框。就是不甘平凡、不愛守規則,沒有跟很多人一樣跟着自己早已預設的人生走,我們才見到這個充滿可能性的卓韻芝。
「人總是覺得自己估計到每日會發生的事,其實不然。我容許自己不停作出嘗試,身份就隨之然改變及進化。例如剛剛嘗試的棟篤笑,我自己都會疑問過我能否做到一個好的棟篤笑藝人,能否為觀眾帶來賞心悅目的表演。問完,我記得重點是我自己,是卓韻芝,是想去嘗試的卓韻芝,所以沒有因為我過去的任何一個身份而去影響我想做這件事的決心。如果身份是流動的,我不會去決定它是甚麼。讓命運或際遇去決定。」

「你可以定型我,但最重要是我的支持者。」

就是這種賣熱誠的毅力,讓同時身為一名作家的她好像不介意任何將她定型的報導。
「香港的大眾傳媒需要簡化事情,否則對觀眾而言難以成立。傳播媒體及觀眾都需要一層一層接受,所以要暫時定型於最突出或比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我的心態是:你可以定型我,但最重要是我的支持者。」
有不少人看完入屋電視節目對卓韻芝印象有改變,當中亦不乏負面的,卓韻芝真的有如自己所說的,對任何類型的定型也無所謂?
「於我而言,支持者及疼錫的人才是真正有心的人。我明白每個人都會談論別人或是被談論,但我知道最重要是懂得分辨那些是真正關心你的人。分辨到,你就知道那些意見你應該聆聽、接收、然後消化。我會覺得這無形是對我的支持者的一個考驗,考驗他們的忠誠度及有多相信卓韻芝。過程會有游離分子離開,但也會令核心的那班人更加團結,更加相信他們喜歡並跟隨的卓韻芝。」

後記

「我不是你想像中的卓韻芝,我是卓韻芝。」卓韻芝下一個計劃或是身份會是甚麼?繼續主持電視節目?下年會繼續棟篤笑?可能連卓韻芝自己也未知道。能肯定的是,她,永遠都是在全力以赴做自己喜歡並熱衷的事情的卓韻芝。作為她的支持者之一,我高興見到那個有自己想法的卓韻芝沒有因為傳媒大眾所稱的商業化或批評而消失。她還是有熱情的忠於自己,還是滿腔熱誠一直衝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還是那個卓韻芝。


By 陳波兒